首页 >> 严选问答 >

cpk怎么计算举例

2025-09-12 23:42:05 来源:网易 用户:丁雪荔 

cpk怎么计算举例】CPK(过程能力指数)是衡量一个生产过程在规格范围内稳定输出能力的指标,常用于质量控制和统计过程控制(SPC)。它能够反映产品的平均值与规格限之间的关系以及过程的变异性。CPK的计算基于过程均值、标准差以及上下规格限(USL和LSL)。

以下是对CPK计算方法的总结,并通过具体例子帮助理解其应用。

一、CPK计算公式

CPK的计算公式如下:

$$

CPK = \min\left( \frac{USL - \mu}{3\sigma}, \frac{\mu - LSL}{3\sigma} \right)

$$

其中:

- $ USL $:上规格限

- $ LSL $:下规格限

- $ \mu $:过程均值

- $ \sigma $:过程标准差

二、CPK计算步骤

1. 确定产品规格限(USL 和 LSL)。

2. 收集样本数据并计算过程均值(μ)。

3. 计算样本的标准差(σ)。

4. 分别计算两个方向的CPK值(USL方向和LSL方向)。

5. 取最小值作为最终的CPK值。

三、CPK计算举例

项目 数值
上规格限 (USL) 100
下规格限 (LSL) 80
过程均值 (μ) 90
标准差 (σ) 2

步骤1:计算两个方向的CPK

- 上规格方向:

$$

\frac{USL - \mu}{3\sigma} = \frac{100 - 90}{3 \times 2} = \frac{10}{6} = 1.67

$$

- 下规格方向:

$$

\frac{\mu - LSL}{3\sigma} = \frac{90 - 80}{3 \times 2} = \frac{10}{6} = 1.67

$$

步骤2:取最小值作为CPK

$$

CPK = \min(1.67, 1.67) = 1.67

$$

四、CPK结果分析

CPK 值 说明
< 1.0 过程能力不足,需改进
1.0~1.33 过程能力一般,需监控
1.33~1.67 过程能力良好,可接受
> 1.67 过程能力优秀,稳定可靠

五、总结

CPK是衡量生产过程稳定性的重要指标,通过计算过程均值与规格限之间的距离,结合标准差来判断过程是否符合要求。实际应用中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样本数量和数据采集方式,以确保CPK计算的准确性。

通过以上表格和示例,可以更直观地理解CPK的计算方法及其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