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严选问答 >

得陇望蜀是谁

2025-09-25 11:04:49 来源:网易 用户:匡雪柔 

得陇望蜀是谁】“得陇望蜀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,得到了一个东西之后,还想要更多的东西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,原意是指东汉名将岑彭在攻占陇地后,又想进一步夺取蜀地,表现出其志向远大、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。但后来,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带有贬义的表达,用来批评那些得寸进尺、不知满足的人。

一、成语来源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
原意 指岑彭在攻下陇地后,又想攻取蜀地,表示志向远大
现代用法 多用于批评人贪心不足,得寸进尺

二、历史背景

“得陇望蜀”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,当时的陇地(今甘肃一带)和蜀地(今四川一带)是两个重要的战略要地。岑彭作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,在协助刘秀统一全国的过程中,先后攻下了陇地和蜀地,展现了极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抱负。

他在攻下陇地后,继续向蜀地进军,最终成功平定西南地区,为东汉王朝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。因此,“得陇望蜀”最初并不是贬义词,而是褒义的,强调的是积极进取的精神。

三、现代意义
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成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。如今,“得陇望蜀”多用于批评那些已经拥有一定成果或资源,却仍然不知满足、不断追求更多利益的人。它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,提醒人们应知足常乐,不要贪得无厌。

四、总结对比表

项目 古代含义 现代含义 使用场合
含义 志向远大,进取心强 貪心不足,得寸進尺 褒义/中性 贬义
适用对象 将领、有抱负之人 一般民众、商人、官员等 正面激励 批评教育
语境 历史、文学 日常生活、新闻评论 鼓励进取 提醒警惕

五、结语

“得陇望蜀”从最初的褒义成语,演变为今天的贬义用法,反映了语言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。我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,应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,既要理解它的历史渊源,也要注意其在现代语境中的实际应用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