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炭翁拼音

《卖炭翁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著名叙事诗,全诗用古汉语写成,充满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。以下是这首诗的拼音版本,以及对诗歌内容的大致介绍:

mài tàn wēng , qī shí bái fà zhù hé dōng 。

卖 炭 翁 , 七 十 白 发 住 河 东 。

miàn hēi tǔ chén shǒu zhǐ cū ,

面 黑 土 尘 手 指 粗 ,

shēn shàng jiù yī bù zhī cháng ,

身 上 旧 衣 不 知 长 ,

tàn chē zhòng zhòng huāng lù zhǎng 。

炭 车 重 重 荒 路 长 。

niǎo cháo chuí shéng yī zhàng cháng ,

鸟 巢 垂 绳 一 丈 长 ,

sì hǎi wú rén sì hǎi kōng 。

四 海 无 人 四 海 空 。

rén jiān suǒ xī wèi suǒ yǒu ,

人 间 所 稀 为 所 有 ,

bù zhī tiān dì yǒu jīn láng 。

不 知 天 地 有 金 郎 。

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年迈的卖炭老人的生活状况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生活的艰辛。诗中“面黑尘土手指出,身上旧衣不知长”描绘了卖炭翁的外貌和穿着,形象地表现出他长期劳作的辛苦和贫穷。而“炭车重重荒路长”则进一步描绘了卖炭翁的工作环境,暗示了他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。最后,“人间所稀为所有,不知天地有金郎”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感慨,以及对不公平现象的批判。

请注意,上述拼音仅供参考,不同的方言或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发音习惯。